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看_精品一区久久久_伊人久久综合_91精品视频一区

  • 歡迎訪問河北專接本網(wǎng)!本站為【傳愛專升本】旗下門戶網(wǎng)站,為廣大考生提供免費專升本政策與資訊,具體專升本考試信息以河北省教育考試院http://www.hebeea.edu.cn/ 為準。
  • 登錄 | 注冊
    服務(wù)時間
    9:00-24:00
    報考解答
    還在為報考流程
    報名條件發(fā)愁?
    微信掃碼添加
    發(fā)送【地區(qū)】+【年級】+【專業(yè)】

    (傳愛咨考專升本老師為你解答)

    學習交流
    掃碼加入考生交流群
    真題福利
    掃碼回復【真題資料】 即可獲取免費資料包~
    在線做題
    掃碼即可開始刷題
    商務(wù)合作
    聯(lián)系我們
    0311--89606760
    客服

    關(guān)注公眾號免費領(lǐng)真題

    隨時獲取升本資訊
    隨時獲取升本資訊
    關(guān)閉
    河北專接本 >考試大綱 > 專業(yè)課考試大綱 > 2021年河北專接本專業(yè)課考試大綱-中藥學

    2021年河北專接本專業(yè)課考試大綱-中藥學

    2021-04-02 09:06:36    來源:河北專接本    點擊:
      【導讀】2021年河北專接本考試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同學們要根據(jù)考綱進行針對性的復習,以下是河北專接本為大家收集的資料,有需要的同學可以了解一下。

      2021年河北專接本專業(yè)課考試大綱-中藥學

      I.課程簡介

      一、內(nèi)容概述與要求

      《中藥學》考試是為招收中藥學專業(yè)專科接本科生而實施的入學考試。中藥學是研究中藥的基本理論和常用中藥的性能、功效、臨床應(yīng)用規(guī)律等知識的一門學科。課程是聯(lián)系和溝通基礎(chǔ)與臨床各科的一門橋梁課,是從事中醫(yī)藥的工作者必須掌握的專業(yè)基礎(chǔ)知識。通過學習本門課程,考生能夠運用所學的中藥基本理論知識,判斷和解決有關(guān)理論問題和臨床實踐應(yīng)用問題。考生應(yīng)掌握各章概述中的含義、性能特點、分類、功效與適應(yīng)證、配伍原則、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掌握或熟悉各章節(jié)中藥的來源、性味歸經(jīng)、功效、臨床應(yīng)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了解中藥的起源、產(chǎn)地、采集等知識及部分藥物的功效、臨床應(yīng)用等。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jié)構(gòu)

      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全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75分鐘。試卷包括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和論述題。單項選擇題是五個選項的選擇題,只能選出一項正確選項;多項選擇題是五個選項的選擇題,需要全部選出正確選項,少選或多選均不得分;填空題只要求直接填寫結(jié)果;名詞解釋、簡答題和論述題以指定教材所提供的知識點為準進行解答。單項選擇題40分、多項選擇題15分,填空題20分,名詞解釋15分,簡答題40分,論述題20分,合計為150分。

      II.知識要點與考核要求

      總論部分

      一、中藥的起源和中藥學的發(fā)展

      (一)知識要點

      1.中藥的起源。

      2.中藥學的發(fā)展,各個時期學術(shù)發(fā)展特點及主要本草著作。

      (二)考核要求

      1.掌握中藥、中藥學的概念,明確中藥學在中醫(yī)學的地位和重要性。

      2.掌握6部代表性本草著作---《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本草經(jīng)集注》《新修本草》《證類本草》《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拾遺》的成書年代、作者、載藥數(shù)量及學術(shù)價值。

      3.了解中藥的起源和中藥學的發(fā)展,著重了解各個時期學術(shù)發(fā)展特點及主要本草著作。。

      二、中藥的產(chǎn)地與采集

      (一)知識要點

      1.中藥的產(chǎn)地。

      2.中藥的采集。

      (1)植物類藥采收

      (2)動物類藥采收

      (二)考核要求

      1.熟悉道地藥材的含義。

      2.了解中藥的產(chǎn)地與藥效的關(guān)系,以及在保證藥效的前提下如何發(fā)展道地藥材生產(chǎn)以適應(yīng)臨床用藥的需要。

      3.了解植物藥采收季節(jié)與藥效的關(guān)系,以及不同藥用部分的一般采收原則。

      三、中藥的炮制

      (一)知識要點

      1.炮制目的。

      2.炮制方法。

      (1)修治

      (2)水制

      (3)火制

      (4)水火共制

      (5)其他制法

      (二)考核要求

      1.掌握中藥炮制的含義、目的。

      2.掌握水制法(水飛)、火制法(炒、炙、煅、煨)、水火共制法(燀)的具體炮制過程。熟悉其余炮制方法的炮制過程。

      四、中藥的性能

      (一)知識要點

      1.中藥藥性理論的概念及中藥治病的基本原理。

      2.四氣與五味。

      (1)四氣的概念。藥性的寒熱溫涼是由藥物作用于人體所產(chǎn)生的不同反應(yīng)和所獲得的不同療效總結(jié)出來的,它與所治療疾病的性質(zhì)是相對而言的。結(jié)合有代表性的藥物去認識四氣。

      (2)五味的概念。五味不僅僅是藥物味道的真實反映,更重要的是對藥物作用的高度概括。五味各自的作用。一個藥可以有兩個以上的味,它決定了藥物可以具有多個療效。結(jié)合有代表性的藥物去認識五味。

      3.升降浮沉、歸經(jīng)、毒性。

      (1)升降浮沉的概念。

      (2)升降浮沉與藥物性味的關(guān)系。

      (3)影響升降浮沉的因素,升降浮沉對臨床用藥的指導意義。

      (4)歸經(jīng)的概念。

      (5)歸經(jīng)理論對臨床用藥的指導意義。

      (6)將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jīng)結(jié)合起來全面分析,才能準確掌握藥性。結(jié)合有代表性藥物進行說明。

      (7)毒性的概念。

      (8)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

      (9)應(yīng)用有毒藥物的注意事項。

      (二)考核要求

      1.掌握中藥藥性理論的概念及中藥治病的基本原理;

      2.掌握四氣的概念,所表示藥物的作用及其對臨床用藥的指導意義。

      3.掌握五味的概念,五味所表示藥物的作用,氣與味的綜合效應(yīng)。結(jié)合有代表性藥物進行說明。

      4.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浮與沉降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與藥物性味的關(guān)系。熟悉影響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對臨床用藥的指導意義。

      5.將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jīng)結(jié)合起來進行全面分析,準確掌握藥性。

      6.熟悉歸經(jīng)的概念和歸經(jīng)理論對臨床用藥的指導意義。

      7.熟悉毒性的概念,應(yīng)用有毒藥物的注意事項。

      8.掌握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

      五、中藥的配伍

      (一)知識要點

      1.配伍的含義和目的。

      2.七情的含義。

      3.各種配伍關(guān)系的含義,包括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相反。

      4.用藥時怎樣對待各種配伍關(guān)系(配伍用藥原則)。

      (1)通過藥物配伍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一種情況是療效增強,這是臨床用藥時要充分利用的;另一種情況則是毒副作用增強,這是臨床用藥時必須避免的。

      (2)通過藥物配伍產(chǎn)生拮抗作用:一種情況是療效減弱,這是臨床用藥時應(yīng)該避免的;二種情況是能減輕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應(yīng)用毒性藥或烈性藥時應(yīng)盡量考慮選用。

      (二)考核要求

      1.掌握中藥配伍的目的,藥物配伍(“七情”)的含義及各種配伍關(guān)系的含義。

      2.熟悉配伍用藥原則。

      六、用藥禁忌

      (一)知識要點

      1.用藥禁忌的概念。

      2.配伍禁忌的內(nèi)容:十八反、十九畏。

      3.妊娠用藥禁忌:禁用藥、慎用藥。

      4.服藥食忌。

      (二)考核要求

      1.掌握配伍禁忌的主要內(nèi)容,十八反和十九畏。

      2.熟悉妊娠禁用藥和慎用藥。

      3.了解服藥時的飲食禁忌內(nèi)容。

      七、中藥的用量與用法

      (一)知識要點

      1.用量的含義。一般是指每一味藥的成人一日量,也有的是指在方劑中,藥與藥之間的比較分量,即相對劑量。

      2.確定用量的依據(jù)。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即藥物方面、用藥方面與患者方面。

      3.中藥的煎煮方法。包括煎藥器具、煎藥用水、煎前浸泡、煎煮火候及時間、榨渣取汁、煎煮次數(shù)、入藥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沖服)。

      4.服藥方法。包括服藥時間、服藥多少、服藥冷熱。

      (二)考核要求

      1.掌握用藥劑量與藥效的關(guān)系及確定劑量大小的依據(jù)。

      2.掌握特殊煎煮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等不同要求)。

      3.熟悉服藥方法與時間。

      4.了解中藥的給藥途徑與應(yīng)用形式。

      各論部分

      一、解表藥

      (一)知識要點

      1.解表藥的含義、性能特點。

      2.解表藥的分類、功效與適應(yīng)證。

      3.解表藥的配伍應(yīng)用原則。

      4.解表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5.掌握藥物為麻黃、桂枝、紫蘇葉、防風、荊芥、薄荷、蟬蛻、菊花、葛根、柴胡。

      6.熟悉藥物為生姜、香薷、羌活、細辛、白芷、升麻、桑葉、牛蒡子。

      7.了解藥物為辛夷、藁本、蒼耳子、蔓荊子、淡豆豉。

      (二)考核要求

      1.掌握解表藥的含義、功效、適應(yīng)證;發(fā)散風寒藥與發(fā)散風熱藥的性能特點、配伍原則和使用注意。

      2.掌握麻黃、桂枝、紫蘇葉、防風、荊芥、薄荷、蟬蛻、菊花、葛根、柴胡的性能特點、功效、臨床應(yīng)用、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熟悉生姜、香薷、羌活、細辛、白芷、升麻、桑葉、牛蒡子的功效和臨床應(yīng)用。

      4.了解辛夷、藁本、蒼耳子、蔓荊子、淡豆豉的功效。

      5.掌握相似藥物功效、應(yīng)用的異同點。

      發(fā)散風寒藥:麻黃與桂枝,荊芥與防風

      發(fā)散風熱藥:薄荷、牛蒡子與蟬蛻,桑葉與菊花,柴胡、升麻與葛根

      二、清熱藥

      (一)知識要點

      1.清熱藥的含義、性能特點。

      2.清熱藥的分類、功效與適應(yīng)證。

      3.清熱藥的配伍應(yīng)用原則。

      4.清熱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5.掌握藥物為石膏、知母、梔子、夏枯草、黃芩、黃連、黃柏、金銀花、連翹、生地黃、玄參、牡丹皮、赤芍、青蒿、地骨皮。

      6.熟悉藥物為蘆根、天花粉、決明子、龍膽、板藍根、魚腥草、蒲公英、射干、馬齒莧、敗醬草、大血藤。

      7.了解藥物為淡竹葉、苦參、馬勃、白頭翁、紫花地丁、土茯苓。

      (二)考核要求

      1.掌握清熱藥的含義、功效、適應(yīng)證;清熱瀉火藥、清熱燥濕藥、清熱解毒藥、清熱涼血藥、清虛熱藥的性能特點、配伍原則和使用注意。

      2.掌握石膏、知母、梔子、夏枯草、黃芩、黃連、黃柏、金銀花、連翹、生地黃、玄參、牡丹皮、赤芍、青蒿、地骨皮的性能特點、功效、臨床應(yīng)用、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熟悉蘆根、天花粉、決明子、龍膽、板藍根、魚腥草、蒲公英、射干、馬齒莧、敗醬草、大血藤的功效和臨床應(yīng)用。

      4.了解淡竹葉、苦參、馬勃、白頭翁、紫花地丁、土茯苓的功效。

      5.掌握相似藥物功效、應(yīng)用的異同點。

      清熱瀉火藥:石膏與知母

      清熱燥濕藥:黃芩、黃連與黃柏

      清熱解毒藥:金銀花與連翹

      清熱涼血藥:生地黃與玄參,牡丹皮與赤芍

      清虛熱藥:地骨皮與牡丹皮(鑒別要點:牡丹皮善治無汗骨蒸、地骨皮善治有汗骨蒸)

      三、瀉下藥

      (一)知識要點

      1.瀉下藥的含義、性能特點。

      2.瀉下藥的分類、功效與適應(yīng)證。

      3.瀉下藥的配伍應(yīng)用原則。

      4.瀉下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5.掌握藥物為大黃、芒硝。

      6.熟悉藥物為番瀉葉、火麻仁、甘遂、巴豆。

      7.了解藥物為蘆薈、郁李仁、京大戟、牽牛子。

      8.攻下藥、峻下藥大多作用峻猛,有些藥物有毒,要求掌握用法(包括炮制)、劑量及禁忌證,以保證用藥安全。

      (二)考核要求

      1.掌握瀉下藥的含義、功效、適應(yīng)證;攻下藥、潤下藥、峻下藥的性能特點、配伍原則和使用注意。

      2.掌握大黃、芒硝的性能、功效、臨床應(yīng)用、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熟悉番瀉葉、火麻仁、甘遂、巴豆的功效和臨床應(yīng)用。

      4.了解蘆薈、郁李仁、京大戟、牽牛子的功效。

      5.掌握相似藥物功效、應(yīng)用的異同點。

      攻下藥:大黃與芒硝

      潤下藥:火麻仁與郁李仁

      峻下藥:巴豆與大黃(鑒別要點:巴豆善治冷積便秘,大黃善治熱結(jié)便秘)

      四、 祛風濕藥

      (一)知識要點

      1.祛風濕藥的含義、性能特點。

      2.祛風濕藥的分類、功效與適應(yīng)證。

      3.祛風濕藥的配伍應(yīng)用原則。

      4.祛風濕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5.掌握藥物為獨活、川烏、防己、秦艽、桑寄生。

      6.熟悉藥物為威靈仙、木瓜、蘄蛇、五加皮。

      7.了解藥物為桑枝、狗脊。

      (二)考核要求

      1.掌握祛風濕藥的含義、功效、適應(yīng)證;祛風濕散寒藥、祛風濕清熱藥、祛風濕強筋骨藥的性能特點、配伍原則和使用注意。

      2.掌握獨活、川烏、防己、秦艽、桑寄生的性能特點、功效、臨床應(yīng)用、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熟悉威靈仙、木瓜、蘄蛇、五加皮的功效和臨床應(yīng)用。

      4.了解桑枝、狗脊的功效。

      5.掌握相似藥物功效、應(yīng)用的異同點。

      獨活與羌活

      五、化濕藥

      (一)知識要點

      1.化濕藥的含義、性能特點。

      2.化濕藥的功效與適應(yīng)證。

      3.化濕藥的配伍應(yīng)用原則。

      4.化濕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5.掌握藥物為蒼術(shù)、厚樸、廣藿香。

      6.熟悉藥物為砂仁、白豆蔻。

      7.了解藥物為佩蘭、草豆蔻、草果。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化濕藥的含義、性能特點、功效、適應(yīng)證、配伍原則和使用注意。

      2.掌握蒼術(shù)、厚樸、廣藿香的性能特點、功效、臨床應(yīng)用、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熟悉砂仁、白豆蔻的功效和臨床應(yīng)用。

      4.了解佩蘭、草豆蔻、草果的功效。

      5.掌握相似藥物功效、應(yīng)用的異同點。

      蒼術(shù)與厚樸,砂仁與豆蔻

      六、利水滲濕藥

      (一)知識要點

      1.利水滲濕藥的含義、性能特點。

      2.利水滲濕藥的分類、功效與適應(yīng)證。

      3.利水滲濕藥的配伍應(yīng)用原則。

      4.利水滲濕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5.掌握藥物為茯苓、澤瀉、薏苡仁、車前子、茵陳、金錢草。

      6.熟悉藥物為滑石、川木通、石韋、萆薢、海金沙、虎杖。

      7.了解藥物為豬苓、通草、地膚子。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利水滲濕藥的含義、功效、適應(yīng)證;利水消腫藥、利尿通淋藥、利濕退黃藥的性能特點、配伍原則和使用注意。

      2.掌握茯苓、澤瀉、薏苡仁、車前子、茵陳、金錢草的性能特點、功效、臨床應(yīng)用、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熟悉滑石、川木通、石韋、萆薢、海金沙、虎杖的功效和臨床應(yīng)用。

      4.了解豬苓、通草、地膚子的功效。

      5.掌握相似藥物功效、應(yīng)用的異同點。

      利水消腫藥:茯苓、澤瀉與薏苡仁

      利尿通淋藥:車前子與滑石

      七、溫里藥

      (一)知識要點

      1.溫里藥的含義、性能特點。

      2.溫里藥的功效與適應(yīng)證。

      3.溫里藥的配伍應(yīng)用原則。

      4.溫里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5.掌握藥物為附子、干姜、肉桂、吳茱萸。

      6.熟悉藥物為丁香、小茴香。

      7.了解藥物為蓽茇。

      (二)考核要求

      1.掌握溫里藥的含義、性能特點、功效、適應(yīng)證、配伍原則和使用注意。

      2.掌握附子、干姜、肉桂、吳茱萸的性能特點、功效、臨床應(yīng)用、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熟悉丁香、小茴香的功效和臨床應(yīng)用。

      4.了解蓽茇的功效。

      5.掌握相似藥物功效、應(yīng)用的異同點。

      附子、干姜與肉桂,干姜與生姜

      八、理氣藥

      (一)知識要點

      1.理氣藥的含義、性能特點。

      2.理氣藥的功效與適應(yīng)證。

      3.理氣藥的配伍應(yīng)用原則。

      4.理氣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5.掌握藥物為陳皮、枳實(附枳殼)、木香、香附。

      6.熟悉藥物為青皮、川楝子、沉香、薤白、烏藥。

      7.了解藥物為荔枝核、玫瑰花。

      (二)考核要求

      1.掌握溫里藥的含義、性能特點、功效、適應(yīng)證、配伍原則和使用注意。

      2.掌握陳皮、枳實(附枳殼)、木香、香附的性能特點、功效、臨床應(yīng)用、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熟悉青皮、川楝子、沉香、薤白、烏藥的功效和臨床應(yīng)用。

      4.了解荔枝核、玫瑰花的功效。

      5.掌握相似藥物功效、應(yīng)用的異同點。

      陳皮與青皮,木香和香附

      九、消食藥

      (一)知識要點

      1.消食藥的含義、性能特點。

      2.消食藥的功效與適應(yīng)證。

      3.消食藥的配伍應(yīng)用原則。

      4.消食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5.掌握藥物為山楂、神曲、麥芽。

      6.熟悉藥物為萊菔子、雞內(nèi)金。

      7.了解藥物為谷芽。

      (二)考核要求

      1.掌握消食藥的含義、性能特點、功效、適應(yīng)證、配伍原則和使用注意。

      2.掌握山楂、神曲、麥芽的性能特點、功效、臨床應(yīng)用、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熟悉萊菔子、雞內(nèi)金的功效和臨床應(yīng)用。

      4.了解谷芽的功效。

      5.掌握相似藥物功效、應(yīng)用的異同點。

      山楂、神曲與麥芽(鑒別要點:各藥分別善于消除哪類食物積滯)

      十、驅(qū)蟲藥

      (一)知識要點

      1.驅(qū)蟲藥的含義、性能特點。

      2.驅(qū)蟲藥的功效與適應(yīng)證。

      3.驅(qū)蟲藥的配伍應(yīng)用原則。

      4.驅(qū)蟲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5.掌握藥物為使君子、檳榔 。

      6.熟悉藥物為苦楝皮、南瓜子。

      7.了解藥物為雷丸。

      (二)考核要求

      1.掌握驅(qū)蟲藥的含義、性能特點、功效、適應(yīng)證、配伍原則和使用注意。

      2.掌握使君子、檳榔的性能特點、功效、臨床應(yīng)用、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熟悉苦楝皮、南瓜子的功效和臨床應(yīng)用。

      4.了解雷丸的功效。

      十一、止血藥

      (一)知識要點

      1.止血藥的含義、性能特點。

      2.止血藥的分類、功效與適應(yīng)證。

      3.止血藥的配伍應(yīng)用原則。

      4.止血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5.掌握藥物為白及、仙鶴草、大薊、地榆、三七、茜草、艾葉。

      6.熟悉藥物為槐花(附槐角)、側(cè)柏葉、白茅根、蒲黃、炮姜。

      7.了解藥物為棕櫚炭、血余炭。

      (二)考核要求

      1.掌握止血藥的含義、功效、適應(yīng)證;收斂止血藥、涼血止血藥、化瘀止血藥、溫經(jīng)止血藥的性能特點、配伍原則和使用注意。

      2.掌握白及、仙鶴草、大薊、地榆、三七、茜草、艾葉的性能特點、功效、臨床應(yīng)用、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熟悉槐花(附槐角)、側(cè)柏葉、白茅根、蒲黃、炮姜的功效和臨床應(yīng)用。

      4.了解棕櫚炭、血余炭的功效。

      5.掌握相似藥物功效、應(yīng)用的異同點。

      收斂止血藥:白及與仙鶴草

      涼血止血藥:地榆與槐花

      化瘀止血藥:三七、蒲黃與茜草

      溫經(jīng)止血藥:艾葉與炮姜

      十二、活血化瘀藥

      (一)知識要點

      1.活血化瘀藥的含義、性能特點。

      2.活血化瘀藥的分類、功效與適應(yīng)證。

      3.活血化瘀藥的配伍應(yīng)用原則。

      4.活血化瘀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5.掌握藥物為川芎、延胡索、郁金、乳香、丹參、益母草、紅花、桃仁、牛膝、土鱉蟲、莪術(shù)。

      6.熟悉藥物為姜黃、沒藥、澤蘭、雞血藤、骨碎補、三棱。

      7.了解藥物為五靈脂、王不留行、馬錢子、自然銅、血竭、水蛭。

      (二)考核要求

      1.掌握活血化瘀藥的含義、功效、適應(yīng)證;活血止痛藥、活血調(diào)經(jīng)藥、活血療傷藥、破血消癥藥的性能特點、配伍原則和使用注意。

      2.掌握川芎、延胡索、郁金、乳香、丹參、益母草、紅花、桃仁、牛膝、土鱉蟲、莪術(shù)的性能特點、功效、臨床應(yīng)用、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熟悉姜黃、沒藥、澤蘭、雞血藤、骨碎補、三棱的功效和臨床應(yīng)用。

      4.了解五靈脂、王不留行、馬錢子、自然銅、血竭、水蛭的功效。

      5.掌握相似藥物功效、應(yīng)用的異同點。

      活血止痛藥:川芎與延胡索,郁金與姜黃,乳香與沒藥

      活血調(diào)經(jīng)藥:紅花與桃仁,益母草與澤蘭,懷牛膝與川牛膝

      破血消癥藥:莪術(shù)與三棱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藥

      (一)知識要點

      1.化痰止咳平喘藥的含義、性能特點。

      2.化痰止咳平喘藥的分類、功效與適應(yīng)證。

      3.化痰止咳平喘藥的配伍應(yīng)用原則。

      4.化痰止咳平喘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5.掌握藥物為半夏、天南星、桔梗、川貝母、浙貝母、瓜蔞、苦杏仁、紫蘇子、百部、桑白皮、葶藶子。

      6.熟悉藥物為白附子、芥子、旋覆花、竹茹、紫菀、款冬花、枇杷葉、白果。

      7.了解藥物為皂莢、白前、前胡、天竺黃、海藻、胖大海。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化痰止咳平喘藥的含義、功效、適應(yīng)證;溫化寒痰藥、清化熱痰藥、止咳平喘藥的性能特點、配伍原則和使用注意。

      2.掌握半夏、天南星、桔梗、川貝母、浙貝母、瓜蔞、苦杏仁、紫蘇子、百部、桑白皮、葶藶子的性能特點、功效、臨床應(yīng)用、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熟悉白附子、芥子、旋覆花、竹茹、紫菀、款冬花、枇杷葉、白果的功效和臨床應(yīng)用。

      4.了解皂莢、白前、前胡、天竺黃、海藻、胖大海的功效。

      4.掌握相似藥物功效、應(yīng)用的異同點。

      溫化寒痰藥:半夏與天南星

      清化熱痰藥:川貝母與浙貝母

      止咳平喘藥:苦杏仁與紫蘇子,桑白皮與葶藶子

      十四、安神藥

      (一)知識要點

      1.安神藥的含義、性能特點。

      2.安神藥的分類、功效與適應(yīng)證。

      3.安神藥的配伍應(yīng)用原則。

      4.安神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5.掌握藥物為朱砂、磁石、龍骨、酸棗仁、遠志。

      6.熟悉藥物為柏子仁、合歡皮。

      7.了解藥物為琥珀。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安神藥的含義、功效、適應(yīng)證;重鎮(zhèn)安神藥、養(yǎng)心安神藥的性能特點、配伍原則和使用注意。

      2.掌握朱砂、磁石、龍骨、酸棗仁、遠志的性能特點、功效、臨床應(yīng)用、配伍原則及使用注意。

      3.熟悉柏子仁、合歡皮的功效和臨床應(yīng)用。

      4.了解琥珀的功效。

      5.掌握相似藥物功效、應(yīng)用的異同點。

      重鎮(zhèn)安神藥:朱砂、龍骨與磁石

      養(yǎng)心安神藥:酸棗仁與柏子仁

      十五、平肝息風藥

      (一)知識要點

      1.平肝息風藥的含義、性能特點。

      2.平肝息風藥的分類、功效與適應(yīng)證。

      3.平肝息風藥的配伍應(yīng)用原則。

      4.平肝息風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5.掌握藥物為石決明、牡蠣、羚羊角、鉤藤、天麻。

      6.熟悉藥物為赭石、牛黃、地龍、全蝎、蜈蚣、僵蠶。

      7.了解藥物為蒺藜、珍珠母。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平肝息風藥的含義、功效、適應(yīng)證;平抑肝陽藥、息風止痙藥的性能特點、配伍原則和使用注意。

      2.掌握石決明、牡蠣、羚羊角、鉤藤、天麻的性能特點、功效、臨床應(yīng)用、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熟悉赭石、牛黃、地龍、全蝎、蜈蚣、僵蠶的功效和臨床應(yīng)用。

      4.了解蒺藜、珍珠母的功效。

      5.掌握相似藥物功效、應(yīng)用的異同點。

      平抑肝陽藥:赭石與磁石,牡蠣與龍骨,石決明與決明子

      息風止痙藥:鉤藤與天麻

      十六、開竅藥

      (一)知識要點

      1.開竅藥的含義、性能特點。

      2.開竅藥的功效與適應(yīng)證。

      3.開竅藥的配伍應(yīng)用原則。

      4.開竅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5.掌握藥物為麝香、冰片、石菖蒲。

      6.熟悉藥物為蘇合香。

      7.了解藥物為蟾酥。

      (二)考核要求

      1.掌握開竅藥的含義、性能特點、功效、適應(yīng)證、配伍原則和使用注意。

      2.掌握麝香、冰片、石菖蒲的性能特點、功效、臨床應(yīng)用、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熟悉蘇合香的功效和臨床應(yīng)用。

      4.了解蟾酥的功效。

      5.掌握相似藥物功效、應(yīng)用的異同點。

      麝香與冰片,石菖蒲與遠志

      十七、補虛藥

      (一)知識要點

      1.補虛藥的含義、性能特點。

      2.補虛藥的分類、功效與適應(yīng)證。

      3.補虛藥的配伍應(yīng)用原則。

      4.補虛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5.掌握藥物為人參、黨參、黃芪、白術(shù)、山藥、甘草、鹿茸、杜仲、肉蓯蓉、當歸、熟地黃、何首烏、白芍、阿膠、北沙參、麥冬、枸杞子、石斛、龜甲、鱉甲。

      6.熟悉藥物為西洋參、太子參、淫羊藿、巴戟天、補骨脂、沙苑子、菟絲子、續(xù)斷、天冬、玉竹、石斛、百合。

      7.了解藥物為大棗、白扁豆、鎖陽、益智、海馬、冬蟲夏草、蛤蚧、紫河車、墨旱蓮、黃精、女貞子。

      (二)考核要求

      1.掌握補虛藥的含義、功效、適應(yīng)證;補氣藥、補陽藥、補血藥、補陰藥的性能特點、配伍原則和使用注意。

      2.掌握人參、黨參、黃芪、白術(shù)、山藥、甘草、鹿茸、杜仲、肉蓯蓉、當歸、熟地黃、何首烏、白芍、阿膠、北沙參、麥冬、枸杞子、石斛、龜甲、鱉甲的性能特點、功效、臨床應(yīng)用、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熟悉西洋參、太子參、淫羊藿、巴戟天、補骨脂、沙苑子、菟絲子、續(xù)斷、天冬、玉竹、石斛、百合的功效和臨床應(yīng)用。

      4.了解大棗、白扁豆、鎖陽、益智仁、海馬、冬蟲夏草、蛤蚧、紫河車、墨旱蓮、黃精、女貞子的功效。

      4.掌握相似藥物功效、應(yīng)用的異同點。

      補氣藥:人參與黨參、黃芪,白術(shù)與蒼術(shù),人參與西洋參

      補陽藥:肉蓯蓉與鎖陽,巴戟天與淫羊藿,補骨脂與益智,菟絲子與沙苑子,杜仲與續(xù)斷

      補血藥:生地黃與熟地黃,生何首烏與制何首烏

      補陰藥:龜甲與鱉甲

      十八、收澀藥

      (一)知識要點

      1.收澀藥的含義、性能特點。

      2.收澀藥的分類、功效與適應(yīng)證。

      3.收澀藥的配伍應(yīng)用原則。

      4.收澀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5.掌握藥物為五味子、烏梅、肉豆蔻、山茱萸、桑螵蛸。

      6.熟悉藥物為麻黃根、訶子、罌粟殼、五倍子、芡實、蓮子。

      7.了解藥物為浮小麥、海螵蛸、金櫻子、覆盆子。

      (二)考核要求

      1.掌握收澀藥的含義、功效、適應(yīng)證;止汗藥、斂肺澀腸藥、固精縮尿止帶藥的性能特點、配伍原則和使用注意。

      2.掌握五味子、烏梅、肉豆蔻、山茱萸、桑螵蛸的性能特點、功效、臨床應(yīng)用、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熟悉麻黃根、訶子、罌粟殼、五倍子、芡實、蓮子的功效和臨床應(yīng)用。

      4.了解浮小麥、海螵蛸、金櫻子、覆盆子的功效。

      5.掌握相似藥物功效、應(yīng)用的異同點。

      斂肺澀腸藥:五味子與烏梅

      縮尿止帶藥:桑螵蛸與海螵蛸

      十九、涌吐藥

      (一)知識要點

      1.涌吐藥的含義、性能特點。

      2.涌吐藥的功效與適應(yīng)證。

      3.涌吐藥的配伍應(yīng)用原則。

      4.涌吐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5.了解藥物為常山、膽礬、瓜蒂。

      (二)考核要求

      1.熟悉涌吐藥的含義、性能特點、功效、適應(yīng)證、配伍原則和使用注意。

      2.了解常山、膽礬、瓜蒂的功效。

      二十、解毒殺蟲燥濕止癢藥

      (一)知識要點

      1.解毒殺蟲燥濕止癢藥的含義、性能特點。

      2.解毒殺蟲燥濕止癢藥的功效與適應(yīng)證。

      3.解毒殺蟲燥濕止癢藥的配伍應(yīng)用原則。

      4.解毒殺蟲燥濕止癢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5.熟悉藥物為雄黃。

      6.了解藥物為硫黃、爐甘石、白礬、蛇床子、硼砂。

      (二)考核要求

      1.熟悉解毒殺蟲燥濕止癢藥的含義、性能特點、功效、適應(yīng)證、配伍原則和使用注意。

      2.熟悉雄黃的功效和臨床應(yīng)用。

      3.了解硫黃、爐甘石、白礬、蛇床子、硼砂的功效。

      4.熟悉劇毒藥的劑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等。

      【結(jié)尾】以上是2021年河北專接本專業(yè)課考試大綱-中藥學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關(guān)注河北專接本網(wǎng),您就能獲取到河北專接本資訊、專升本政策、考試大綱、復習備考、河北專接本常見問題等,加入河北專接本考試交流群、掃描關(guān)注河北專接本之家微信公眾號,獲取免費真題資料、模擬試卷和老師同學一起接本上岸吧。

    河北專接本尾部圖片
    河北專接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本網(wǎng)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quán)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wǎng)站在文章內(nèi)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zhuǎn)載稿,免費轉(zhuǎn)載出于非商業(yè)性學習目的,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nèi)容、版權(quán)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本文地址:http://m.ziweibbs.com/show-1360-2797-1.html

    2024年河北專升本便捷服務(wù)

    · 溫馨提示:由于專升本考試機會一年
    僅此一次,建議廣大在校生提前備考。

    考生交流群

    微信公眾號

    河北專接本微信交流群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河北專接本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專接本政策、資訊、以及各類學習資料、試題題庫、咨詢解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乐市| 连南| 施秉县| 怀仁县| 双辽市| 峡江县| 剑阁县| 连州市| 板桥市| 沁阳市| 和林格尔县| 兴城市| 陆川县| 渝中区| 中宁县| 利辛县| 华宁县| 治县。| 南川市| 卢湾区| 宁武县| 光泽县| 抚远县| 化州市| 绵阳市| 安阳县| 嘉祥县| 上蔡县| 徐闻县| 林芝县| 牡丹江市| 宿州市| 峡江县| 万宁市| 吴江市| 郎溪县| 本溪| 通化市| 樟树市| 襄垣县| 尼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