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看_精品一区久久久_伊人久久综合_91精品视频一区

  • 歡迎訪問河北專接本網!本站為【傳愛專升本】旗下門戶網站,為廣大考生提供免費專升本政策與資訊,具體專升本考試信息以河北省教育考試院http://www.hebeea.edu.cn/ 為準。
  • 登錄 | 注冊
    服務時間
    9:00-24:00
    報考解答
    還在為報考流程
    報名條件發愁?
    微信掃碼添加
    發送【地區】+【年級】+【專業】

    (傳愛咨考專升本老師為你解答)

    學習交流
    掃碼加入考生交流群
    真題福利
    掃碼回復【真題資料】 即可獲取免費資料包~
    在線做題
    掃碼即可開始刷題
    商務合作
    聯系我們
    0311--89606760
    客服

    關注公眾號免費領真題

    隨時獲取升本資訊
    隨時獲取升本資訊
    關閉
    河北專接本 >考試大綱 > 專業課考試大綱 > 2021年河北專接本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考試大綱

    2021年河北專接本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考試大綱

    2021-02-24 09:30:05    來源:河北專接本    點擊:
      【導讀】河北專接本考試政策已經公布,近日好多同學都來問小編2021年河北專接本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考試大綱,河北專接本網小編也整理了一下相關資料,大家可以參考參考。

      第一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I.課程簡介

      一、內容概述與總要求

      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是為招收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普通專科接本科教育實施的一門專業課入學考試課程。

      2.參加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考試的學生應理解或了解《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時代的關系,樹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思維方式,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

      3.對各知識點的評價要求,區分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個層次。

      了解:要求考生知道有關內容并準確再現;

      理解:要求考生理解有關知識并加以解釋;

      掌握: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有關知識并能運用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考試主要考察考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全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75分鐘。考試題型包括填空(20分,10×2分)、不定項選擇題(45分,15個×3分)、名詞解釋題(24分,4個×6 分)和簡答題(32分,2個×16分)、論述題(29分,1個×29 分)。

      II.知識要點與考核要求

      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一)哲學和哲學基本問題

      1.知識范圍

      哲學與世界觀 哲學與方法論 哲學的研究對象 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 哲學的基本問題 哲學基本派別 辯證法的歷史形態 哲學的黨性 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兩大哲學思潮

      2.考核要求

      (1)了解哲學的含義和研究對象。

      (2)理解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的關系。

      (3)理解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

      (4)掌握哲學基本問題的原因、內容和意義。

      (5)掌握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含義及其劃分標準。

      (6)掌握唯物主義的基本形態和唯心主義的基本形式。

      (7)理解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特點和缺陷。

      (8)理解唯心主義產生和存在的根源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9)掌握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含義并能夠分辨具體觀點。

      (10)掌握辯證法的歷史形態。

      (11)了解哲學的黨性原則。

      (12)了解科學主義與人本主義及其代表人物。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和基本特征

      1.知識范圍

      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條件 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偉大意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理論品質、核心觀點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含義及其理論成果

      2.考核要求

      (1)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和階級基礎。

      (2)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自然科學前提。

      (3)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

      (4)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內容、研究對象和基本特征。

      (5)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實踐基礎上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6)掌握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

      (7)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的歷史意義。

      (8)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并能夠運用這一觀點分析現實問題。

      (9)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含義及其理論成果。

      (三)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意義和方法

      1.知識范圍

      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意義 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方法

      2.考核要求

      (1)理解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意義。

      (2)掌握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系。

      (3)理解理論聯系實際是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的方法。

      (4)理解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于當代大學生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信念以及正確人生觀的意義。

      二、物質與世界

      (一)物質及其存在形式

      1.知識范圍

      列寧的物質定義及其意義 運動 相對靜止 時間 空間

      2.考核要求:

      (1)掌握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物質觀的特點和缺陷。

      (2)掌握列寧的物質定義及其理論意義。

      (3)掌握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4)掌握物質與運動的關系。

      (5)掌握運動的含義、相對靜止的含義。

      (6)掌握運動和靜止的關系。

      (7)理解承認相對靜止的意義。

      (8)理解割裂物質和運動的關系、運動與靜止的關系的錯誤觀點。

      (9)了解時間、空間的含義和特點。

      (10)理解時間、空間與物質運動的關系。

      (11)理解時間和空間的絕對性和相對性。

      (12)了解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時間和空間概念的錯誤。

      (二)從自然界到人類社會

      1.知識范圍

      人類社會產生的自然前提和現實基礎 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地理環境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人口因素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2.考核要求

      (1)理解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2)掌握地理環境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能夠運用地理環境在社會發展中作用的觀點,說明合理利用資源和保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3)掌握人口因素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能夠運用人口因素在社會發展中作用的觀點說明我國目前放開生育二胎政策的正確性。

      (4)了解地理環境決定論和人口決定論的錯誤。

      (5)掌握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6)理解人類社會的物質性的標志就是生產方式所體現的物質性。

      (三)從物質到意識

      1.知識范圍

      意識的起源 意識的本質 意識的作用 人工智能的實質

      2.考核要求

      (1)理解意識的起源既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更是社會發展的產物。

      (2)了解人類意識產生過程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個環節。

      (3)理解勞動對于人的意識產生發展的重大作用。

      (4)了解意識是人腦在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基礎上的反射活動。

      (5)掌握意識的本質: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6)理解意識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一。理解意識的主觀性。

      (7)掌握意識的能動性及其具體表現。

      (8)掌握發揮意識的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的關系。并能夠運用這一原理分析和說明現實問題。

      (9)掌握正確發揮意識能動作用的方法和途徑。

      (10)了解夸大和否認意識能動作用的錯誤觀點。

      (四)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1.知識范圍

      物質形態的多樣性 物質形態的層次性 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及其實踐意義

      2.考核要求

      (1)了解一元論、二元論的含義。

      (2)理解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在世界統一性問題上的根本分歧。

      (3)掌握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并能夠運用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分析黨的思想路線的哲學基礎。

      三、實踐與世界

      (一)實踐的本質和類型

      1. 知識范圍

      實踐的含義、基本特征、基本形式 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對物質世界實踐把握的基本環節

      2.考核要求

      (1)掌握實踐的含義、基本特征、基本形式。

      (2)理解馬克思以前的舊哲學沒有正確解決實踐的本質問題的原因。

      (3)掌握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

      (二)實踐的基本結構

      1.知識范圍

      實踐主體 實踐客體 實踐中介 主體和客體的關系 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及其實質 主體客體化和客體主體化的含義 人對物質世界實踐把握的基本環節

      2.考核要求

      (1)了解實踐主體、實踐客體、實踐中介的含義。

      (2)了解主體與主觀、客體與客觀的區別和聯系。

      (3)掌握實踐主體和實踐客體的關系。

      (4)理解主體對象化和客體非對象化的含義。

      (5)掌握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及其實質。并能夠分析實踐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原理對于人生的啟迪。

      (6)掌握人對物質世界實踐把握的三個基本環節。能夠用實踐的運行機制原理說明如何進行實踐活動。

      (三)實踐與世界的二重化

      1.知識范圍

      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 自在世界與屬人世界 人化自然與人類社會

      2.考核要求

      (1)了解主觀世界、客觀世界、自在世界、屬人世界、人化自然、人類社會的含義。

      (2)理解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關系及分化和統一的基礎。

      (3)理解自在世界和人類世界的關系及分化和統一的基礎。

      (4)理解人化自然與人類社會的關系及分化和統一的基礎。

      四、社會及其基本結構

      (一)社會的實踐本質

      1.知識范圍

      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社會是不斷自我更新的有機體 社會結構

      2.考核要求

      (1)了解社會有機體的含義。

      (2)掌握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二)社會的經濟結構

      1.知識范圍

      生產力的含義、特征、構成 先進生產力的含義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社會的經濟結構 生產關系的構成及其相互關系階級

      2.考核要求

      (1)掌握生產力的含義及其特征。

      (2)理解勞動對象、勞動資料、勞動者在生產力中的作用。

      (3)掌握現代生產力系統的構成要素和先進生產力的含義。

      (4)掌握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5)了解社會經濟結構的含義。

      (6)掌握生產關系的構成及其相互關系。

      (7)理解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是生產關系的基礎和核心。

      (8)理解社會經濟結構的類型和功能。

      (9)了解階級的實質及其劃分標準。

      (10)理解階級的產生僅僅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系。

      (11)了解階級是一個經濟范疇、歷史范疇、社會范疇。

      (12)理解階級與等級、階級與階層的區別和聯系。

      (三)社會的政治結構

      1.知識范圍

      政治結構的含義及其核心 上層建筑 政治上層建筑 觀念上層建筑 國家 國家的本質和職能 國體 政體 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是新型的國家

      2.考核要求

      (1)掌握上層建筑的含義及構成。

      (2)了解政治上層建筑、觀念上層建筑、國家、國體、政體的概念。

      (3)理解國家政權是政治結構的核心。理解政治上層建筑與觀念上層建筑的關系。

      (4)理解國家的起源、本質和職能。

      (5)理解國體和政體的關系。

      (6)理解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是新型的國家。

      (四)社會的文化結構

      1.知識范圍

      文化的本質及其特點 社會意識 文化結構的構成要素及其關系 文化結構的相對獨立性文化的功能

      2.考核要求

      (1)了解文化的含義、本質、特點。

      (2)掌握社會意識的含義。

      (3)理解文化結構的構成要素及其關系。

      (4)了解藝術、道德、宗教、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哲學、文明、傳統的含義。

      (5)掌握文化結構的相對獨立性及其表現。

      (6)能夠運用文化結構的相對獨立性原理說明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性。

      (7)能夠運用文化結構對經濟結構和政治結構的能動反作用原理說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性。

      (8)掌握文化的功能。

      (9)能夠運用文化的功能原理說明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對于社會主義事業的重大意義。

      五、個人與社會

      (一)人的個體存在和社會存在

      1.知識范圍

      人的個體發生與社會遺傳 現實的個人與現實的社會 人的社會化與個性化

      2.考核要求

      (1)了解人的個體發生的含義。

      (2)了解社會遺傳的含義。

      (3)理解現實的個人。

      (4)了解人的社會化的含義。

      (5)了解個性的含義。

      (6)理解人的社會化與個性化的關系。

      (二)人的價值

      1.知識范圍

      人的社會價值 人的個人價值 人的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關系 實現人的價值的途徑

      2.考核要求

      (1)了解人的社會價值的含義。

      (2)了解人的個人價值的含義。

      (3)理解實現人的社會價值的途徑。

      (4)理解實現個人價值的途徑。

      (5)掌握人的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關系。

      (6)能夠聯系實際說明應如何實現自己的價值。

      (三)人的本質

      1.知識范圍

      自然屬性 社會屬性 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2.考核要求

      (1)了解自然屬性的含義。

      (2)了解社會屬性的含義。

      (3)掌握只有社會屬性才能決定人的本質。

      (4)理解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六、聯系與發展

      (一)聯系的普遍性和發展的方向性

      1.知識范圍

      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聯系的含義及其特征 條件 系統 發展的實質 新事物與舊事物新生事物不可戰勝的原理

      2.考核要求

      (1)掌握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2)掌握聯系的含義及其特征。

      (3)掌握聯系的客觀性、普遍性、多樣性和條件性。

      (4)掌握系統的含義及其特征。

      (5)掌握普遍聯系原理及其方法論意義。

      (6)掌握事物的聯系和運動之間的關系。

      (7)理解運動、變化、發展的區別。

      (8)掌握發展的實質。

      (9)掌握新事物和舊事物的含義及其區分標準。

      (10)掌握新生事物不可戰勝的原理。

      (11)能夠運用新生事物不可戰勝的原理分析我國在改革開放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

      (12)能夠用新生事物不可戰勝的原理說明對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態度。

      (二)聯系和發展的規律性

      1.知識范圍

      規律 范疇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原因和結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 現象和本質 可能性和現實性 內容和形式 客觀辯證法 主觀辯證法 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對立的表現

      2.考核要求

      (1)了解規律和范疇的含義及其關系。

      (2)理解規律的客觀性。

      (3)掌握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4)理解原因和結果的含義及其辯證關系。

      (5)理解因果聯系的構成條件和意義。

      (6)理解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義。

      (7)理解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辯證關系。

      (8)能夠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辯證關系原理說明抓住“機遇”的重要性。

      (9)理解現象和本質的含義。

      (10)理解現象和本質的關系,掌握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方法。能夠用現象和本質的關系原理分析具體問題。

      (11)理解可能性和現實性的含義。

      (12)掌握分析可能性的方法。能夠說明在實際工作中怎樣爭取將好的可能性變為現實,避免壞的可能性變為現實。

      (13)理解現實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的區別和聯系。

      (14)理解可能性和現實性關系原理的現實意義。

      (15)理解形式和內容的含義、內容和形式的多樣性。

      (16)理解內容和形式的辯證關系和相互作用,反對形式主義和虛無主義。

      (17)了解客觀辯證法、主觀辯證法和唯物辯證法的含義及其關系。

      (18)掌握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對立的表現。

      七、發展的基本規律

      (一)質量互變規律

      1.知識范圍

      質 量 度 適度 量變 質變 量變和質變的關系 割裂量變和質變的關系導致的錯誤觀點 量變的基本形式 質變的基本形式階段性部分質變 局部性部分質變 質變中量的擴張 爆發式飛躍 非爆發式飛躍

      2.考核要求

      (1)掌握質、量、度的含義。

      (2)掌握量變、質變的含義。

      (3)掌握適度原則。能夠運用適度原則分析現實問題。

      (4)理解質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5)了解質和屬性的關系。

      (6)了解量變的基本形式、質變的基本形式。

      (7)理解階段性部分質變和局部性部分質變、爆發式飛躍和非爆發式飛躍。

      (8)掌握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掌握質量互變規律的內容。割裂量變和質變的關系導致的錯誤觀點。

      (9)能夠用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分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分三步走的戰略決策的正確性。

      (10)能夠運用質量互變規律說明在現實生活中必須把遠大目標和扎實工作相結合。

      (二)對立統一規律

      1.知識范圍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矛盾 矛盾的基本屬性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關系 矛盾問題的

      精髓 內外因的辯證關系原理及其意義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兩點論和重點論 矛盾分析方法

      2.考核要求

      (1)掌握矛盾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

      (2)掌握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含義及其關系。能夠運用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原理說明社會主義建設中既要穩定,又要發展。

      (3)掌握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4)掌握同一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

      (5)掌握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

      (6)掌握內因和外因的關系。能夠運用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原理分析實際問題。

      (7)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含義。

      (8)了解解決矛盾的方法。

      (9)掌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

      (10)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辯證關系。

      (11)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是矛盾問題的精髓。

      (12)能夠運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分析現實問題。

      (13)掌握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其關系。

      (14)掌握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及其關系。

      (15)掌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及其關系。

      (16)掌握兩點論和重點論的含義及其辯證關系。能夠運用兩點論和重點論的辯證關系原理分析具體問題。

      (17) 掌握矛盾分析方法。

      (18)掌握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三)否定之否定規律

      1.知識范圍

      肯定因素與否定因素 辯證否定觀 形而上學否定觀 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辯證法的過程論思想

      2.考核要求

      (1)了解肯定因素、否定因素的含義。

      (2)理解肯定和否定的關系。

      (3)掌握辯證否定觀的內容。能夠用辯證否定觀分析現實問題。

      (4)理解揚棄的含義。

      (5)理解唯物辯證法的否定觀和形而上學否定觀的區別。

      (6)掌握否定之否定規律的內容及意義。

      (7)能夠運用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的原理說明“社會主義發展和改革前途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等現實問題。

      (8)了解辯證法的過程論思想。

      八、歷史規律與社會形態的更替

      (一)兩種歷史觀的根本對立

      1.知識范圍

      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社會存在 社會意識 舊歷史觀的兩個缺陷 歷史唯物主義創立的偉大意義

      2.考核要求

      (1)掌握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2)掌握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含義。

      (3)掌握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

      (4)能夠用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分析實際問題。

      (5)了解馬克思主義產生前的歷史觀的兩個缺陷及其三個根源。

      (6)理解歷史唯物主義創立的偉大意義。

      (二)歷史運動的規律及其特殊性

      1.知識范圍

      社會發展過程的自在形式和自為形式 生產力 生產關系 經濟基礎 上層建筑 階級斗爭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 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 階級斗爭的規律及其歷史作用

      2.考核要求

      (1)理解社會發展是自然歷史過程。

      (2)理解社會發展的自為性不能否定社會發展規律的客觀性。

      (3)掌握社會基本矛盾的內容。

      (4)理解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構成社會基本矛盾的根據。

      (5)掌握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關系。

      (6)掌握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

      (7)能夠運用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說明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

      (8)掌握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

      (9)掌握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的表現。

      (10)掌握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

      (11)能夠運用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說明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

      (12)了解階級斗爭的含義。

      (13)理解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14)理解階級分析方法。

      (15)了解我國現階段的階級斗爭狀況。

      (三)歷史規律的實現途徑

      1.知識范圍

      科學技術革命 現代科技革命的基本特點 科技革命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社會革命和改革 歷史人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2.考核要求

      (1)了解科學技術革命的含義。

      (2)了解現代科技革命的基本特點。

      (3)掌握科技革命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能夠運用科技革命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原理說明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性。

      (4)掌握科學技術的雙重性,能夠用這一原理分析解決科技異化問題和全球問題的措施。

      (5)能夠分析技術決定論的錯誤。

      (6)了解社會革命和改革是解決社會基本矛盾的兩種形式。

      (7)了解社會革命的含義、根源和條件。

      (8)理解社會革命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9)理解改革的含義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10)理解社會革命與科技革命的關系。

      (11)了解歷史人物的含義。

      (12)理解歷史人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13)理解“時勢造英雄”與“英雄造時勢”的本質。

      (14)了解制約歷史人物和普通個人歷史活動的條件。

      (15)掌握評價歷史人物的科學方法。

      (16)了解人民群眾的含義。

      (17)掌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原理。

      (18)了解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內容。

      (19)掌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原理與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關系。

      (20)能夠用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原理說明我黨進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大意義。

      (四)社會形態的更替及其多樣性

      1.知識范圍

      社會發展與社會形態演變 社會形態更替的決定性和選擇性 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2.考核要求

      (1)了解社會形態的含義。

      (2)理解社會形態更替的決定性和選擇性

      (3)理解社會形態更替的決定性和選擇性的關系。

      (4)能夠用社會形態更替的決定性和選擇性的關系說明中國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可能性。

      (5)了解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6)理解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的關系。

      九、認識與實踐

      (一)認識的發生

      1.知識范圍

      實踐是認識發生的現實基礎 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認識對實踐的能動作用

      2.考核要求

      (1)理解實踐是認識發生的現實基礎

      (2)掌握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3)了解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含義及其關系。

      (4)掌握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系。

      (5)能夠運用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說明實現中國夢等現實問題。

      (6)掌握理論對實踐的能動作用。能夠用理論對實踐具有能動作用原理說明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意義。

      (二)認識的本質

      1.知識范圍

      認識的本質 反映論 先驗論 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 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舊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根本缺陷 駁倒不可知論的關鍵

      2.考核要求

      (1)理解認識的本質是在實踐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2)了解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3)了解反映論、先驗論的含義。

      (4)了解舊唯物主義反映論的根本缺陷。

      (5)掌握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

      (6)掌握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

      (7)理解社會實踐是駁倒不可知論的關鍵

      (8)掌握認識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的關系。

      (9)能夠運用認識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的關系原理說明創新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三)認識的結構

      1.知識范圍

      認識主體 認識客體 認識中介 認識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及其特征

      2.考核要求

      (1)了解認識主體、認識客體、認識中介的含義。

      (2)理解認識主體和認識客體相互作用的特點。

      (3)理解認識主體的能動性和受動性。

      十、認識的辯證運動過程

      (一)認識過程的兩次飛躍

      1.知識范圍

      感性認識 理性認識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 認識過程的兩次飛躍及其條件 認識辯證發展的基本規律 非理性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方法論意義

      2.考核要求

      (1)了解感性認識的含義、特征、基本形式。

      (2)了解理性認識的含義、特征、基本形式。

      (3)掌握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及其實踐意義。

      (4)掌握認識過程中的兩次飛躍。

      (5)掌握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6)掌握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飛躍的條件。

      (7)掌握實現從理性認識到實踐飛躍的條件。

      (8)掌握一個正確認識需要經過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9)能夠運用認識運動的反復性原理分析現實問題。

      (10)掌握認識的辯證運動就是求得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11)掌握認識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原理的現實意義。

      (12)了解非理性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

      (13)能夠分析現實生活中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錯誤及危害。

      (14)掌握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路線的關系。

      十一、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

      (一)認識活動中的思維方法

      1.知識范圍

      辯證法、認識論和方法論 思維方法的本質和特點 知性思維與辯證思維及其關系

      2.考核要求

      (1)理解辯證法、認識論和方法論的一致性。

      (2)了解思維方法的本質和特點。

      (3)理解思維方法在認識中的作用。

      (4)了解知性思維與辯證思維及其二者的區別和聯系。

      (二)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

      1.知識范圍

      歸納和演繹 分析和綜合 抽象和具體 邏輯和歷史相統一的方法

      2.考核要求

      (1)了解歸納和演繹的含義及其關系。

      (2)了解分析和綜合的含義及其關系。

      (3)了解抽象、感性具體、理性具體的含義。

      (4)了解邏輯和歷史相一致的含義。

      (三)辯證思維方法與科學思維方法的關系

      1.知識范圍

      當代科學思維方法群 辯證思維方法與科學思維方法的關系

      2.考核要求

      (1)了解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統方法、結構-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的含義。

      (2)理解辯證思維方法與科學思維方法的關系。

      十二、真理與價值

      (一)真理

      1.知識范圍

      真理的含義、客觀性、具體性 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 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關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真理標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邏輯證明在檢驗真理的過程中的作用

      2.考核要求

      (1)掌握真理的含義。

      (2)掌握真理的客觀性的兩層含義。反對主觀真理論。

      (3)理解真理一元論的基本觀點。

      (4)掌握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及其關系。

      (5)能夠運用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關系原理說明對待馬克思主義既要堅持、又要發展。

      (6)了解真理的具體性的含義。

      (7)理解真理發展的規律。

      (8)了解謬誤的含義。

      (9)了解真理和謬誤相互轉化的條件。

      (10)掌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說明在改革開放中堅持實踐標準的重要意義。

      (11)理解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12)理解邏輯證明在檢驗真理過程中的作用。

      (二)價值

      1.知識范圍

      價值及其特征 價值評價 價值觀念與社會生活

      2.考核要求

      (1)了解價值的含義、類型。

      (2)理解價值的主體性。

      (3)理解價值的相對性。

      (4)了解價值評價的含義。

      (5)理解價值評價的功能。

      (6)掌握科學合理的價值評價原則。

      (7)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8)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

      (三)真理和價值的關系

      1.知識范圍

      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 真理和價值的關系 實踐是真理和價值統一的基礎

      2.考核要求

      (1)了解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的含義。

      (2)掌握真理與價值的辯證關系。

      (3)能夠用真理與價值的辯證關系原理說明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的正確性等問題。

      十三、社會進步和人的發展

      (一) 社會進步及其標準

      1.知識范圍

      社會進步的基本含義 社會進步過程中的代價 社會進步的根本標準和最高標準

      2.考核要求

      (1)了解社會進步的含義。

      (2)理解社會進步過程中付出代價是不可避免的。

      (3)能夠運用社會發展的代價原理分析在社會發展中如何不付出過大代價。

      (4)理解衡量社會進步的根本標準是生產力的狀況。

      (5)理解衡量社會進步的最高標準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6)掌握生產力標準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標準的關系。

      (二)人的發展及其歷史進程

      1.知識范圍

      人的發展與社會進步是同一過程的兩個側面 人的發展的歷史形態

      2.考核要求

      (1)理解人的發展與社會進步是同一過程的兩個側面

      (2)掌握人的發展過程的三種歷史形態。

      (3)掌握對人的發展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

      (三)必然王國與自由王國

      1.知識范圍

      必然和自由 必然王國 自由王國 異化 共產主義

      2.考核要求

      (1)了解必然和自由的含義及其關系。

      (2)了解必然王國和自由王國的含義。

      (3)理解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的關系。

      (4)理解共產主義的含義及其特征。

      (5)掌握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的基本含義。

      (6)能夠用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說明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意義。

      第二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Ⅰ.課程簡介

      一、內容概述與總要求

      1.考試內容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及部分重大時事。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發展、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的認識情況,以及運用有關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時事部分,主要考查學生對黨和國家重大政策的了解情況和分析理解能力。

      2.對各知識點的評價要求,區分為識記、領會和應用三個層次。

      識記: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有關的名詞、概念、重要論斷、知識的含義,并能正確認識和準確表述。

      領會:在識記的基礎上,能全面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掌握和分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內涵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應用:在領會的基礎上,能運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析和解決有關的理論與實際問題,或能用所學多個知識點,綜合分析和解決比較復雜的問題。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考試主要考查考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試采取閉卷、筆試形式,考試時間為75分鐘,全卷滿分150分。考試題型包括填空(20分,10個×2分)、不定項選擇題(45分,15個×3 分)、名詞解釋(24分,4個×6分)、簡答題(32分,2個×16分)和論述題(29分,1個×29分)。

      Ⅱ.知識要點與考核要求

      前 言

      知識范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次歷史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構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的關系。

      考核要求:

      1.識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

      2.領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次歷史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構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的關系

      第一章 鄧小平理論

      第一節 鄧小平理論的形成

      知識范圍:鄧小平理論的形成條件;鄧小平理論的形成過程

      考核要求:

      1.識記:鄧小平理論的形成條件

      2.領會:鄧小平理論的形成過程

      第二節 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問題和主要內容

      知識范圍:鄧小平理論回答的基本問題;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

      考核要求:

      1.識記:鄧小平理論回答的基本問題;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中國的問題關鍵在于黨

      2.領會: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三步走”戰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3.應用:社會主義本質理論;初級階段理論;改革開放理論;“一國兩制”

      第三節 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

      知識范圍: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

      考核要求:

      1.識記:實事求是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精髓,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也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

      2.領會: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

      第二章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節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知識范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條件;“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過程

      考核要求:

      1.識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主要論述和創造性回答的問題;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2.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條件;“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過程

      第二節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觀點和主要內容

      知識范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觀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內容

      考核要求:

      1.識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觀點;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依法治國的內涵;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2.領會: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第三節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

      知識范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

      考核要求:

      1.識記: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強調要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是馬克思主義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

      2.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

      第三章 科學發展觀

      第一節 科學發展觀的形成

      知識范圍:科學發展觀的形成條件;科學發展觀的形成過程

      考核要求:

      1.識記:科學發展觀主要回答的問題

      2.領會:科學發展觀的形成條件

      第二節 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主要內容

      知識范圍: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

      考核要求:

      1.識記: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是人民當家作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四大危險;四大考驗;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自身建設的根本任務和永恒課題

      2.領會:科學發展觀的形成條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要求;建設生態文明的實質;

      3.應用:生態文明理念的內涵和建設生態文明的基本要求

      第三節 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

      知識范圍: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

      考核要求:

      1.識記: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

      2.領會: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

      第四章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其歷史地位

      第一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知識范圍: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新時代的內涵;新時代的意義

      考核要求:

      1.識記:黨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認識變化的過程;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2.領會: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

      3.應用:十九大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作出的科學判斷及其依據;新時代的內涵;新時代的意義

      第二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

      知識范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

      考核要求:

      1.識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要論述和系統回答的時代課題

      2.領會:“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

      3.應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及其關系

      第三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

      知識范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

      考核要求:

      1.識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黨的十九大通過的黨章修正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把這一思想載入憲法,確立為國家的指導思想。

      2.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

      第五章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

      第一節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知識范圍: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夢的科學內涵;奮力實現中國夢

      考核要求:

      1.識記: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中國夢的本質

      2.領會: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3.應用:中國夢的科學內涵;奮力實現中國夢

      第二節 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

      知識范圍: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的具體安排

      考核要求:

      1.識記:“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的兩個階段安排(“兩步走”戰略)

      2.領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的具體安排

      第六章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第一節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知識范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要任務

      考核要求:

      1.識記:我國的三項基本經濟制度;五大新發展理念

      2.領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的具體安排;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要任務

      3.應用: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依據;新發展理念的主要內容及其關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第二節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知識范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

      考核要求:

      1.識記:我國的國體;我國的政體和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的真諦;我國的政黨制度;人民政協的職能;民族區

      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的十六字方針;黨的領導問題是統一戰線的核心問題

      2.領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3.應用: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扎實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第三節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知識范圍: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考核要求:

      1.識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層面的價值要求以及各自回答的問題;文化強國的內涵;四種偉大的民族精神

      2.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關系;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3.應用: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第四節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知識范圍: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考核要求:

      1.識記: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含義

      2.領會: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第五節 建設美麗中國

      知識范圍: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考核要求:

      1.識記:生態文明建設的含義;生態文明的核心;生態文明理念的內涵

      2.領會: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實質;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3.應用: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建設美麗中國的基本要求

      第七章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第一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知識范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考核要求:

      1.識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重要、更難做到的是“全面”

      2.領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

      3.應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涵;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第二節 全面深化改革

      知識范圍:堅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和主要內容;正確處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關系

      考核要求:

      1.識記:全面深化改革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導性的關鍵環節;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

      2.領會: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內容

      3.應用: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正確處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關系;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

      第三節 全面依法治國

      知識范圍:全面依法治國方略的形成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的重點任務

      考核要求:

      1.識記:依法治國方略的確立;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

      2.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3.應用: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的重點任務

      第四節 全面從嚴治黨

      知識范圍: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考核要求:

      1.識記:新時代黨面臨的四大考驗;新時代黨面臨的四大危險;

      2.領會: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3.應用: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

      第八章 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第一節 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

      知識范圍:習近平強軍思想;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建設世界一流軍隊

      考核要求:

      1.識記:習近平強軍思想回答的時代課題;新時代強軍目標;推進強軍事業必須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黨的領導是人民軍隊戰無不勝的根本保證

      2.領會: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基本內容;建設世界一流軍隊

      第二節 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知識范圍: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加快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考核要求:

      領會: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加快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第九章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第一節 堅持和平發展道路

      知識范圍: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推動建立新型國際關系

      考核要求:

      1.識記: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新型國際關系理念的內涵

      2.領會: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體現;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內涵;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應用:推動建立新型國際關系

      第二節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知識范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背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內涵;共商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

      考核要求:

      1.識記: 我國外交政策的崇高目標;“一帶一路”倡議

      2.領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背景

      3.應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內涵;共商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

      第十章 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

      知識范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全面增強黨的執政本領

      考核要求:

      1.識記: 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四個偉大;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

      2.領會: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

      3.應用: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

      學習從來都沒有一蹴而就,餡餅不會掉在你的身上,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所以千萬不要抱有這種僥幸心理。

      關注河北專接本網,您就能獲取到河北專接本資訊、專升本政策、考試大綱、復習備考、河北專接本常見問題等,如還有不懂可掃碼左側二維碼加入河北專接本考試交流群和老師同學一起交流,敬請關注我們吧!

    河北專接本尾部圖片
    河北專接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地址:http://m.ziweibbs.com/show-1360-2623-1.html

    2024年河北專升本便捷服務

    · 溫馨提示:由于專升本考試機會一年
    僅此一次,建議廣大在校生提前備考。

    考生交流群

    微信公眾號

    河北專接本微信交流群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河北專接本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專接本政策、資訊、以及各類學習資料、試題題庫、咨詢解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阳县| 昌平区| 涞水县| 伽师县| 南雄市| 大兴区| 庆云县| 潮州市| 广安市| 罗平县| 会泽县| 共和县| 红原县| 平远县| 阳曲县| 浦北县| 裕民县| 应城市| 宁城县| 雷波县| 屏边| 南城县| 西贡区| 临海市| 衡阳市| 浏阳市| 苗栗县| 定州市| 永和县| 和顺县| 滁州市| 增城市| 克山县| 大名县| 玛纳斯县| 共和县| 永修县| 东光县| 马关县| 南通市| 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