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看_精品一区久久久_伊人久久综合_91精品视频一区

  • 歡迎訪問河北專接本網!本站為【傳愛專升本】旗下門戶網站,為廣大考生提供免費專升本政策與資訊,具體專升本考試信息以河北省教育考試院http://www.hebeea.edu.cn/ 為準。
  • 登錄 | 注冊
    服務時間
    9:00-24:00
    報考解答
    還在為報考流程
    報名條件發愁?
    微信掃碼添加
    發送【地區】+【年級】+【專業】

    (傳愛咨考專升本老師為你解答)

    學習交流
    掃碼加入考生交流群
    真題福利
    掃碼回復【真題資料】 即可獲取免費資料包~
    在線做題
    掃碼即可開始刷題
    商務合作
    聯系我們
    0311--89606760
    客服

    關注公眾號免費領真題

    隨時獲取升本資訊
    隨時獲取升本資訊
    關閉
    河北專接本 >考試大綱 > 公共課考試大綱 > 2023年河北省專升本考試政治(公共課)考試大綱

    2023年河北省專升本考試政治(公共課)考試大綱

    2023-02-27 10:49:59    來源:河北專接本    點擊:

      【導讀】2023年河北省專升本考試政治(公共課)考試說明如下,河北專接本網提供專接本考試大綱,希望對同學們復習備考有所幫助。

    河北省專升本考試 河北專接本政治考試大綱  
      河北省普專升本考試政治(公共課)考試說明


      Ⅰ.課程簡介
      一、內容概述與總要求
      1.考試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及部分重大時事。
      2.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部分,主要考查學生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狀況,考察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的實際水平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與方法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部分,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發展、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的認識情況,以及運用有關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時事部分,主要考查學生對國內外重大事件的了解情況和分析辨別能力。
      5.對各知識點的評價要求,區分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個層次。
      了解:要求考生知道有關內容并準確再現;
      理解:要求考生理解有關知識并加以解釋;
      掌握: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有關知識并能運用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考試主要考查考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性試題(含時事)占40%,能力性試題占60%。
      2.考試采取閉卷形式,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考試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30分)、多項選擇題(10分)、論述題(18分)和材料分析題(42分)。
      Ⅱ.知識要點與考核要求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第一章馬克思主義哲學概要
      第一節哲學和哲學基本問題
      一、什么是哲學
      1.哲學的本質(理解)
      2.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理解)
      3.哲學的研究對象(了解)
      4.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理解)
      二、哲學基本問題
      1.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基本問題(理解)
      2.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理解)
      3.哲學基本問題的意義(理解)
      三、哲學派別
      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的兩大基本派別(理解)
      2.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理解)
      四、哲學的黨性問題(理解)
      第二節馬克思主義哲學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
      1.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和階級基礎(了解)
      2.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自然科學基礎(了解)
      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源(理解)
      4.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意義(理解)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鮮明特征(掌握)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特征是以實踐性為基礎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1.實踐性
      2.科學性
      3.人民性
      4.發展性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內涵、原因和成果(掌握)
      第二章物質與意識
      第一節物質及其存在形式
      —、物質
      1.馬克思主義以前的物質觀(了解)
      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物質觀(理解)
      3.馬克思主義物質觀的理論意義(理解)
      二、物質的存在形式
      1.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或存在方式(理解)
      2.時間和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基本存在形式(理解)
      三、人類社會的物質性(理解)
      四、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觀
      1.實踐的本質(掌握)
      2.實踐的基本特征(理解)
      3.實踐的基本形式(理解)
      4.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掌握)
      5.從實踐出發理解社會生活的本質(理解)
      6.實踐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分化和統一的現實基礎(掌握)
      第二節意識的起源、本質和作用
      一、意識的起源(掌握)
      1.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2.意識是社會生產勞動的產物
      二、意識的本質(掌握)
      1.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
      2.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三、意識的能動作用(掌握)
      四、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與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的辯證統一(掌握)
      五、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1.世界的統一性在于物質性(掌握)
      2.物質世界是多樣性的統一(掌握)
      3.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掌握)
      第三章唯物辯證法
      第一節聯系和發展的普遍性
      一、聯系的客觀性和普遍性
      唯物辯證法是關于普遍聯系的科學。
      1.聯系的含義(掌握)
      2.聯系的客觀性、普遍性、多樣性、條件性(掌握)
      3.馬克思主義哲學普遍聯系觀點的重要意義(掌握)
      二、發展的永恒性及其本質
      唯物辯證法是關于發展的科學。
      1.發展的本質(掌握)
      2.新生事物不可戰勝的原理(掌握)
      3.事物的發展是一個過程(掌握)
      4.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掌握)
      三、聯系與發展的基本環節
      唯物辯證法包括一系列成對范疇,它們從不同角度揭示了事物聯系和發展的基本環節。
      1.內容與形式(理解)
      2.本質與現象(掌握)
      3.原因和結果(理解)
      4.必然和偶然(掌握)
      5.現實與可能(掌握)
      第二節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是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理解)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及其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及其辯證關系(掌握)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方法論意義(掌握)
      二、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內在矛盾性
      1.內因與外因(理解)
      2.內因與外因的辯證關系(理解)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是矛盾問題的精髓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統一(掌握)
      2.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掌握)
      第三節質量互變規律
      一、質、量、度
      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
      1.質是一事物區別于其它事物的內在規定性。(理解)
      2.量是事物的規模、程度、速度以及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間的延展、排列等可以用數量
      來表示的規定性。(理解)
      3.度的范疇及其意義(掌握)
      二、量變質變規律及其方法論意義
      1.量變和質變(掌握)
      2.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掌握)
      3.量變質變規律的方法論意義(掌握)
      第四節否定之否定規律
      一、辯證否定觀及其方法論意義
      任何事物內部都存在著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1.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理解)
      2.辯證否定觀的主要內容(掌握)
      3.形而上學否定觀的錯誤(掌握)
      4.堅持辯證否定觀的意義(掌握)
      二、否定之否定規律的內容及意義(掌握)
      第四章實踐與認識及其發展規律
      第一節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把實踐觀點引入認識論,把辯證法運用于反映論,創立了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為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理論指導。
      一、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
      1.實踐中的主體、客體與中介(了解)
      2.主體和客體的關系及其相互作用(理解)
      3.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掌握)
      二、認識對實踐的能動作用(掌握)
      第二節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
      一、認識的本質
      1.兩條對立的認識路線(了解)
      2.辯證唯物主義的能動反映論(理解)
      6
      二、認識發展的辯證過程及其規律
      認識運動是一個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再實踐、再認識,不斷反復和無限發展的辯證過程。
      1.認識發展中的兩次飛躍
      (1)從實踐到認識(掌握)
      (2)從認識到實踐(掌握)
      2.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運動及其規律
      (1)認識運動的反復性與無限性(掌握)
      (2)認識與實踐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及其現實意義(掌握)
      三、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與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路線(掌握)
      第三節真理與價值
      一、真理及其客觀性
      1.真理(理解)
      2.真理的客觀性(理解)
      3.主觀真理觀的表現形式——實用主義(理解)
      4.真理的客觀性決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理解)
      二、真理的絕對性、相對性及其辯證關系
      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是同一客觀真理的兩重屬性。
      1.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含義(掌握)
      2.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辯證關系(掌握)
      3.真理的絕對性與相對性根源于人類認識能力的無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理解)
      4.堅持辯證真理觀,以科學態度對待真理,必須反對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兩種錯誤(掌握)
      三、真理與謬誤
      1.真理與謬誤相互對立(掌握)
      2.真理與謬誤的對立是相對的,它們在一定條件下能夠相互轉化(掌握)
      3.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掌握)
      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1.哲學史上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爭論(了解)
      2.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所決定的(掌握)
      3.實踐標準并不排斥邏輯證明在檢驗真理過程中的作用(理解)
      4.實踐標準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掌握)
      五、真理與價值的辯證統一
      1.價值及其基本特性(理解)
      2.價值評價及其特點(理解)
      3.價值評價的功能(理解)
      4.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核心價值觀(掌握)
      5.真理與價值在實踐中的辯證統一(掌握)
      第五章社會的本質及其基本結構
      第一節社會的本質
      一、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
      1.社會歷史觀的含義(了解)
      2.兩種對立的歷史觀(理解)
      二、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
      1.地理環境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掌握)
      2.人口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理解)
      3.物質資料生產方式在社會發展的決定作用(理解)
      三、社會意識構成與分類(理解)
      四、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
      1.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含義(掌握)
      2.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掌握)
      3.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對于社會發展尤其是社會先進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掌握)
      第二節社會的經濟結構
      一、生產力
      1.生產力及其構成(理解)
      2.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掌握)
      二、社會經濟結構——生產關系的總和
      社會結構是社會要素之間的相互關聯的方式,其內容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
      1.生產關系的構成及其關系(理解)
      2.社會經濟結構的類型及功能(理解)
      3.階級是特定經濟結構中的人群共同體(理解)
      第三節社會的政治結構
      一、政治結構及其核心(理解)
      二、國家的起源、本質及職能
      1.起源: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理解)
      2.本質: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暴力機關。(理解)
      3.國家的對內職能和對外職能(理解)
      4.國體與政體的關系(理解)
      第四節社會的文化結構
      一、社會文化結構及其構成(理解)
      二、文化結構的要素及其關系(理解)
      三、社會文化結構的社會功能(掌握)
      第六章社會發展規律和歷史創造者
      第一節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和動力
      一、社會基本矛盾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
      1.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及其規律(掌握)
      2.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及其規律(掌握)
      3.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會的基本矛盾(理解)
      二、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
      1.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也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掌握)
      2.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掌握)
      3.生產力標準是判斷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標準(掌握)
      三、階級斗爭和社會革命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1.階級的起源及其本質(了解)
      2.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理解)
      3.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是認識階級社會的科學方法(理解)
      4.社會革命的實質和作用(理解)
      四、改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1.改革的含義(了解)
      2.改革的作用(理解)
      3.社會主義改革的性質(理解)
      五、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1.科學技術的含義(了解)
      2.科技革命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杠桿(掌握)
      3.正確把握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掌握)
      第二節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一、英雄史觀及其產生的根源
      1.英雄史觀(了解)
      2.英雄史觀有其深刻的認識論根源、社會歷史根源和階級根源(理解)
      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1.唯物史觀考察歷史創造者問題的原則(理解)
      2.人民群眾的內涵(理解)
      3.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過程中的決定作用(掌握)
      4.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掌握)
      5.評價歷史人物的原則(理解)
      三、個人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
      1.歷史人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了解)
      2.辯證地理解和評價個人的歷史作用(理解)
      第七章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
      第一節社會發展
      一、社會形態理論及其意義
      1.社會形態的內涵(了解)
      2.社會形態理論對分析社會歷史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理解)
      二、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和選擇性
      1.社會發展規律的客觀性(了解)
      2.社會歷史發展離不開人的自覺活動(了解)
      3.人的自覺活動受社會歷史規律的制約(掌握)
      4.社會歷史趨向與主體選擇性的辯證關系(掌握)
      第二節人的發展
      一、人的本質
      1.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了解)
      2.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理解)
      3.人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最終體現(理解)
      二、人的價值及其實現
      1.人的價值(掌握)
      2.人的社會價值和人的自我價值(掌握)
      3.人的價值的實現(掌握)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1.自由與必然(理解)
      2.人的全面發展的歷史過程(理解)
      3.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形態
      (1)社會主義是人類解放的真正開始(理解)
      (2)共產主義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形態(理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前言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理解)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要性(掌握)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次飛躍及其形成的理論成果(掌握)
      第一章鄧小平理論
      第一節鄧小平理論的形成
      一、鄧小平理論的形成條件(理解)
      二、鄧小平理論的形成過程(了解)
      第二節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問題和主要內容
      一、鄧小平理論回答的基本問題(掌握)
      二、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
      1.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掌握)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掌握)
      3.黨的基本路線(理解)
      4.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掌握)
      5.“三步走”戰略(了解)
      12
      6.改革開放理論(掌握)
      7.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理解)
      8.“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了解)
      9.“一國兩制”(掌握)
      10.中國問題的關鍵在于黨(了解)
      第三節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
      一、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理解)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開篇之作(理解)
      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科學指南(理解)
      第二章“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條件(了解)
      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過程(了解)
      第二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觀點和主要內容
      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觀點(掌握)
      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內容
      1.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理解)
      2.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理解)
      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了解)
      4.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理解)
      5.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了解)
      第三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接續發展(了解)
      二、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強大理論武器(了解)
      第三章科學發展觀
      第一節科學發展觀的形成
      一、科學發展觀的形成條件(了解)
      二、科學發展觀的形成過程(了解)
      第二節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主要內容
      一、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掌握)
      二、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
      1.關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了解)
      2.關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了解)
      3.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理解)
      4.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解)
      5.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理解)
      6.關于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了解)
      第三節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接續發展(了解)
      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了解)
      第四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其歷史地位
      第一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創立的社會歷史條件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掌握)
      二、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理解)
      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于關鍵時期(理解)
      第二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面對的三個重大時代課題(掌握)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掌握)
      第三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
      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理解)
      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理解)
      三、建設美好世界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理解)
      第五章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
      第一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一、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理解)
      二、中國夢的科學內涵(掌握)
      三、奮力實現中國夢(理解)
      第二節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
      一、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掌握)
      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的目標要求(了解)
      第三節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導向
      一、立足新發展階段(理解)
      二、貫徹新發展理念(掌握)
      三、構建新發展格局(理解)
      第六章“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第一節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堅持習近平經濟思想(掌握)
      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解)
      三、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要任務(理解)
      第二節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一、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理解)
      二、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理解)
      三、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了解)
      第三節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掌握)
      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掌握)
      三、堅定文化自信,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理解)
      第四節加強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一、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理解)
      二、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理解)
      第五節建設美麗中國
      一、堅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掌握)
      二、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解)
      第七章“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第一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一、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掌握)
      二、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本特征(掌握)
      第二節全面深化改革
      一、堅定不移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理解)
      二、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立場和原則(掌握)
      三、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理解)
      第三節全面依法治國
      一、堅持習近平法治思想(掌握)
      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理解)
      三、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理解)
      第四節全面從嚴治黨
      一、全面從嚴治黨是偉大的自我革命(掌握)
      二、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理解)
      三、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掌握)
      第八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障
      第一節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一、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掌握)
      二、堅持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理解)
      三、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了解)
      第二節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一、堅持習近平強軍思想(掌握)
      二、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理解)
      三、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了解)
      第三節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
      一、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掌握)
      二、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了解)
      三、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理解)
      第九章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第一節堅持習近平外交思想
      一、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義(掌握)
      二、新時代對外工作的根本遵循(理解)
      第二節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一、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理解)
      二、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理解)
      第三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掌握)
      二、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理解)
      第十章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
      第一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
      一、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理解)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掌握)
      三、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理解)
      第二節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
      一、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理解)
      二、黨的領導制度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理解)
      三、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了解)
      Ⅲ.模擬試卷及答案
      河北省普通高等學校專升本考試
      政治模擬試卷
      (考試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說明:請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作答,在其它位置上作答的無效。
      第一部分:客觀題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將所
      選項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每小題1分,共30分)
      1.“風定花猶落,鳥鳴山更幽”形象地表達了動和靜的辯證關系是()
      A.靜不是動,動不是靜B.靜中有動,動中有靜
      C.動是必然的,靜是偶然的D.動是靜的原因,靜是動的結果
      2.下列活動中,屬于最基本的實踐活動的是()
      A.交通警察維持交通秩序B.醫生給病人作手術
      C.農民收割莊稼D.運動員參加體育比賽
      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制造出諸如醋酸纖維、聚苯乙烯、合成橡膠等自然界
      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數量已達數百種。這一情況說明()
      A.實踐將“自在之物”轉化為“為我之物”
      B.人造物質可以脫離天然物質而存在
      C.物質世界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存在
      D.物質世界是人類創造的
      4.設想脫離物質的運動必然導致()
      A.唯心主義B.二元論
      C.辯證唯物主義D.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5.“怒則傷肝,喜則傷心,憂則傷肺。”這句話表明()
      A.意識具有認識世界的能動性
      B.意識的能動性更重要地表現在它對實踐的指導作用上
      C.意識的能動性還表現在對人體生理活動的控制和調節上
      D.意識的能動性的發揮可以脫離客觀規律
      6.“刻舟求劍”之所以落空,是因為那個楚國人()
      A.否認了物質的存在B.違反靜止看問題的原則
      C.離開了物質空談運動D.背離發展看問題的方法
      7.下列說法中,強調全面看問題的是()
      A.兼聽則明,偏信則暗B.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8.由事物諸矛盾所構成的矛盾體系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的發展過程起決定作用的是()
      A.主要矛盾B.次要矛盾
      C.矛盾的主要方面D.矛盾的次要方面
      9.有人提出“偶然性是科學的敵人”,認為科學研究應只研究必然性,不研究偶然性。
      從哲學上看,這是一種()
      A.辯證唯物主義觀點B.形而上學機械決定論觀點
      C.主觀唯心主義觀點D.庸俗進化論觀點
      10.“假象是從反面歪曲地表現著本質”,這一思想體現的是()
      A.一般唯物主義的觀點B.相對主義的觀點
      C.唯物辯證法的觀點D.唯心主義的觀點
      11.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
      A.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B.事物發展變化的基本形式和狀態
      C.事物發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發展的不同趨勢
      12.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基本的觀點是()
      A.聯系的觀點B.發展的觀點
      C.辯證的觀點D.實踐的觀點
      13.真理與謬誤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是因為()
      A.真理與謬誤沒有嚴格界限B.真理與謬誤都是錯覺
      C.謬誤中包含著真理的因素D.真理與謬誤具有同一性
      14.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它有多方面的內容,其中最能集中體現人類社
      會性質的是()
      A.社會形態B.地理環境
      C.人口因素D.生產方式
      15.人類全部社會關系中最基本的關系是()
      A.思想關系B.同志關系
      C.家族關系D.生產關系
      16.判斷一種生產關系是否先進的標志是()
      A.公有制還是私有制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
      C.是否適合生產力的狀況D.勞動產品分配是否公平
      17.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斗爭的焦點是()
      A.是否承認個人的作用
      B.是否承認階級斗爭
      C.是否承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D.是否承認社會運動的特殊性
      18.一定的社會形態是()
      A.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B.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統一
      C.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統一D.有意識的人和物的統一
      19.黨的群眾觀點的實質在于堅信()
      A.群眾運動都是合理的
      B.群眾自己解放自己
      C.群眾都有高度的共產主義覺悟
      D.群眾的意見總是正確的
      20.由于社會歷史是由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著的人創造的,因此()
      A.社會規律是由人所創造的
      B.人們可以改造或消滅社會規律
      C.社會發展規律只能通過人的自覺活動起作用
      D.人的活動都體現社會規律
      21.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了兩次歷史性飛躍,
      形成的理論成果是()
      A.馬克思列寧主義
      B.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C.毛澤東思想
      D.鄧小平理論
      22.搞清楚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問題的關鍵是()
      A.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認清社會主義的本質
      B.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歷史經驗基礎上進一步揭示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
      C.在正確分析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D.在認清基本國情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握我國社會主義的發展階段
      23.實行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堅持這一基本國策的立足點是()
      A.相互尊重,互惠互利B.相互借鑒,求同存異
      C.多方平衡,安全高效D.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24.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
      A.協調B.創新
      C.發展D.共贏
      25.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是()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B.統籌兼顧
      C.以人為本D.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26.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
      A.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B.堅持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
      C.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D.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7.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
      A.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B.中國共產黨
      C.人民群眾D.馬克思主義的指導
      28.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
      的新發展理念是()
      A.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B.全面、協調、綠色、開放、公平
      C.創新、平衡、綠色、開放、共享
      D.創新、平衡、高效、開放、共享
      29.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
      A.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B.發展生產力
      C.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D.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30.2021年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
      開。在此次大會上,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是()
      A.黃旭華曾慶存B.顧誦芬王大中
      C.劉永坦錢七虎D.趙忠賢屠呦呦
      23
      二、多項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將這
      些選項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0
      分)
      31.近一年多來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機面前,人們應
      該積極主動應對,化危為機。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識能動性原理的是()
      A.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B.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同時產生的
      C.我們唯一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
      D.事不必難,知難不難
      32.從物質與精神的關系來看,“畫餅不能充饑”,這是因為()
      A.精神與物質不是完全等同的
      B.精神對物質具有相對獨立性
      C.精神不能轉化為物質
      D.觀念的東西不能代替物質的東西
      3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辯證法認為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
      舊事物的滅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舊事物,從根本上說,是因為()
      A.新生事物產生于舊事物之后,是新出現的事物
      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結構和功能,能適應已經變化了的環境和條件
      C.新生事物是對舊事物的揚棄,并添加了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
      D.在社會歷史領域內,新生事物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3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但是,我國社會主要
      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依據是()
      A.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B.我國總體上仍處于不發達階段
      C.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D.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只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歷史階段中的變化
      35.中國推動建設的新型國際關系是()
      A.相互尊重B.公平正義
      C.互利共贏D.合作共贏
      第二部分:主觀題
      三、論述題(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本題18分)
      36.運用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辯證統一的原理,闡明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態度。
      四、材料分析題(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每小題14分,共42分)
      37.下面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觀點的一組材料。
      材料1:習近平先后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
      實力,關系“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要認真汲取中華優
      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
      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
      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系,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材料2:2014年9月9日,習近平主席到北師大看望教師時說,我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
      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里,成
      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同年10月,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
      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中
      華美學精神。
      問題:
      (1)根據材料1,簡要論述文化對于社會的作用。
      (2)根據材料1和材料2,說明我們對待傳統文化該秉持怎樣的科學態度,如何處理中
      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文化之間的關系?
      38.閱讀下面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1: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
      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
      時代潮流不可阻擋。同時,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突出。世界怎么了?應該怎么辦?
      這是整個世界都在思考的問題,也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回答的時代之問、世界之問。以
      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解決世界經濟、國際安全、全球治理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提供了
      新的方向、新的選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在把握世界發展大勢、應
      對全球共同挑戰、維護人類共同利益的過程中創立并不斷豐富發展的。
      材料2:《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習近平新時
      24
      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
      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這一重大論斷科學闡明了習近平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內涵和重大意義,標明了這一重要思想在馬克思主義發
      展史、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問題:
      (1)依據材料一,談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創立的社會歷史條件?習近
      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回答了哪些重大時代課題?
      (2)依據材料二,談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及其關系。
      39.閱讀下面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1:一個民族的文明進步,一個國家的發展壯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
      很多力量來推動,核心價值觀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
      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要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加強
      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發展公共文化事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滿
      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材料2:進入新時代,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多樣化、差異化特征日益顯現,精
      神文化領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比較突出。與此同時,社會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日趨活
      躍,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并存,先進的和落后的交織,社會思潮紛紜激蕩,一些錯誤思想影響
      著整個社會文明水平的提高,影響著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所以,在新發展階段,我們
      要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
      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讓人民群眾共享精神文明建設成果,享有更加充實、更
      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問題:
      (1)依據材料,談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2)依據材料,談談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5
      26
      政治模擬試卷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B 2.C 3.A 4.A 5.C 6.D 7.A 8.A 9.B 10.C
      11.C 12.D 13.D 14.D 15.D 16.C 17.C 18.B 19.B 20.C
      21.B 22.A 23.D 24.C 25.C 26.D 27.B 28.A 29.D 30.B
      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31.ABCD 32.AD 33.BCD 34.ABCD 35.ABD
      三、論述題(18分)
      36.答案要點:
      (1)任何真理都既具有絕對性,又具有相對性,都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真理的絕
      對性,是指真理的無條件性、無限性。真理的相對性,是指真理的有條件性、有限性。
      (2)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是辯證統一的。①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真理的絕對性寓
      于真理的相對性之中,同時,真理的相對性必然包含并表現著真理的絕對性。②真理是由相
      對真理走向絕對真理的永無止境的發展過程,每一個真理都是這個轉化過程中的一個環節。
      這是真理發展的規律。
      (3)堅持辯證真理觀,以科學態度對待真理,必須反對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兩種錯誤。
      (4)馬克思主義作為客觀真理,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它正確反映了人類社會的發
      展規律,因而具有絕對性。習近平強調:“馬克思主義就是我們共產黨人的‘真經’,‘真經’沒
      念好,總想著‘西天取經’,就要貽誤大事!不了解、不熟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就不可能真
      正了解和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但是,馬克思主義并沒有窮盡對一切事物及其規律的認識,仍需要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
      而發展,因而又具有相對性。
      馬克思主義真理的絕對性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真理
      的相對性要求我們又必須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要正確處理好堅持和發展的辯證
      關系,對待馬克思主義既要堅持又要發展,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堅持。
      四、材料分析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37.答案要點:
      (1)文化,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文化也就是人化,人類的一切活動成果的總和。
      狹義的文化主要指知識、價值、觀念、思想等精神性的存在。這里的文化,主要是狹義上的
      文化。
      文化對于社會的作用主要有:①從社會結構看,文化具有意識形態功能。一定社會的主
      流文化總是維護這個社會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②從社會進步角度看,文化具有承載和傳
      承文明的功能。人們通過不同文化形式傳遞人類在實踐中積累起來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知識和經驗。③從認識角度看,文化具有認知功能。文化中包含的知識為人們認識和調控人
      與自然、社會、自我的關系提供可借鑒的思想資源。④從育人功能看,文化具有教化功能。
      文化可以通過語言文字以及其它物質載體,在社會形成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培育和熏陶每
      一個人,發揮文化教育的作用。⑤從民族發展角度看,文化具有構建民族心理,造就民族性
      格,形成民族傳統,塑造民族精神的功能。
      (2)辯證否定觀要求我們,對一切事物都應采取科學分析的態度,反對形而上學的肯定
      一切和否定一切的思維方法。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偉大歷史成就,其中既有精華也有糟粕。優秀的傳統
      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也是中華民族的偉大根基。因此應該廣泛傳承和弘揚優秀的傳
      統文化,因為優秀傳統文化對于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建設有著積極的作用。換言之,應
      辯證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反對文化上的歷史虛無主義。
      同時,要注意處理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文化之間的關系。中國社會主義文化是先進文化,
      但不是空中樓閣,也有其建設和發展的根基,因此,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必須要在去粗取精的
      基礎上,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必須立足于改革開放的實踐,著眼于世界文化發展的前
      沿,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發展,進行文化創新,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
      義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38.答案要點:
      (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創立的社會歷史條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
      新時代;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于關鍵時期。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
      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
      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
      (2)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十分豐富,主要包括“十個明確”和“十
      四個堅持”,構成了一個系統完整、邏輯嚴密、相互貫通的思想理論體系。“十個明確”是
      指導思想層面的表述,重點講的是怎么看,回答的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的問題;“十四個堅持”是行動綱領層面的表述,重點講的是怎么辦,回答的是新時
      代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十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體現了習近平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27
      39.答案要點:
      (1)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這24字表達,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
      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
      基本內容。
      (2)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生活各個方面。
      要堅持全民行動、干部帶頭,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
      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
      必須發揚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這就是偉大創
      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和偉大夢想精神。
      28

    河北專接本尾部圖片
    河北專接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地址:http://m.ziweibbs.com/show-1359-6419-1.html

    2024年河北專升本便捷服務

    · 溫馨提示:由于專升本考試機會一年
    僅此一次,建議廣大在校生提前備考。

    考生交流群

    微信公眾號

    河北專接本微信交流群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河北專接本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專接本政策、資訊、以及各類學習資料、試題題庫、咨詢解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新县| 宜兴市| 维西| 临沂市| 拉萨市| 太康县| 获嘉县| 城口县| 余江县| 贺兰县| 巩义市| 扬中市| 大同县| 天津市| 慈利县| 农安县| 宜春市| 昌平区| 突泉县| 沂南县| 淮滨县| 汶上县| 保山市| 达州市| 靖西县| 平顶山市| 芦山县| 南靖县| 长宁区| 鄂温| 客服| 萨迦县| 四川省| 乌审旗| 喀什市| 新津县| 神木县| 霞浦县| 九寨沟县| 福州市| 平昌县|